你常被噩夢嚇醒? 原來這三種人容易做噩夢!

2019/4/18
A- A+

睡眠技師 林姵妤

人類睡眠分為非快速動眼期(Non-Rapid Eye Movement, NREM)及快速動眼期(Rapid Eye Movement, REM),60分鐘到90分鐘出現一次REM,一晚約4~6次的 REM,在睡眠周期中最後一個REM時間最久,人處於這個睡眠階段時會較容易做夢,所以也把 REM稱之為做夢期。

做夢與激素皮質醇激素有關,在清晨醒來前數值達到高峰,皮質醇的上升就很可能讓你做栩栩如生的夢,甚至是惡夢,又稱之為夢魘,指人在睡覺時做的令人感到恐懼的夢,有時伴有胸悶氣短等難受的感覺

bad dream容易做惡夢三大類型:
1. 時常熬夜:土耳其的一項研究,利用睡夢焦慮指數測量其噩夢發生頻率,調查了264大學生期睡眠習慣,將噩夢分為四個等級,「0」即從不做噩夢,到「4」總是做噩夢。結果發現習慣早睡的受測者睡夢焦慮指數平均只有1.23分,而時常熬夜的受測者其分數高達2.10分。另外,研究人員對近4000人的網上調查發現,在20多歲的女性中,熬夜與惡夢存在正比例關係。
2. 過長睡眠:英國牛津大學訪問了846名成年人結果, 45%受訪者兩周中至少做過一次惡夢,與每晚睡6小時的人相比,睡眠時間長於9小時的人比更常發噩夢。此外研究顯示認為長時間睡眠會令人類睡眠時的快速動眼期(做夢期)延長,故睡得越久做惡夢的機率就越高。
3. 時常擔憂:擔憂才是影響惡夢的主因,夢是人們白天情緒的一面鏡子,所以負面情緒和焦慮感讓人容易做惡夢,而感覺人格喪失、幻覺或妄想症也與惡夢有關連

解決做惡夢三大方法:
1. 心態調節:
減少負面刺激的產生,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,儘量避免緊張、焦慮等不良情緒。
2. 良好習慣:晚上12點前定時睡覺的好習慣、睡前兩小時別做劇烈運動、洗個溫水澡,泡泡腳,都能緩解緊張情緒、睡前少吃辛辣及高脂食物、避免過量飲
3. 記錄夢境:幫助醫生診斷病情、制訂治療方案,以消除噩夢帶來的困擾。記錄時一定要注意夢的情節和你夢中的情緒這兩大要點。


參考文獻:1. 
健康之途 2. https://kknews.cc/science/gbyjobl.html

喜歡這則文章嗎?立即分享